银河6163官方网站-首頁

【卓越工程师】白英杰:风雪中的测绘人生

95后的他,有着蒙古族特有的坚毅和吃苦耐劳,他用勤学、敬业、律己的态度书写风雪中的测绘人生。他就是六公司沈阳地铁项目测量主管白英杰。参加工作六年来,先后参与沈阳南北快速干道、丹阿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在地下及隧道工程测量作业中,以精湛的技艺,为企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强化学习 扎根一线

作为一名顶岗实习生,白英杰被调入沈阳南北快速干道项目,凭着书中学到的知识和一股子冲劲就勇敢地冲在第一线。师傅当时与前辈们聊起,说那个新来的小孩扶尺子总是小跑着的。在前辈的教导下,仅在实习期当年,他便掌握了项目所需的大部分施工测量技能,并能独立完成所在项目的测量相关工作,为后续工作和学习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

项目完工后,他被调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国道丹阿线园池至图们改建项目参与测量工作。项目地处中朝边境,环境恶劣,他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工作中见识新工艺,接触新事物的同时,虚心向从事多年隧道工作的前辈同行们请教,白天顶烈日在工地参与工作,晚上回来翻书本、看图纸、查资料、学软件,短时间内他就掌握了矿山隧道的测量方法,并能独立承担起工作,受到了项目领导的好评。

勇于担当 爱岗敬业

初到丹阿线项目的时候还是冬天,原本的公路水毁后显得十分荒凉,所建新线路途经的地方都是半人高的蒿草,从居住地到现场要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初期线路定线,征地放线的时候他要带着一天的干粮,往返在崎岖的盘山路上。在后来的项目部建点过程中,白英杰想要节省往返时间,主动申请居住在施工现场附近,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建点过程中,没有水、电、网络,而他扎根现场,历经三个多月完成驻地建设。隧道正式开工前,要对山体的走向和裂隙水文等因素进行勘测,作为项目测量主管,他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项任务,扛着GPS爬上百米高的安作洞山,沿线路走向,徒步跨越了几公里的山路,为后续项目安全建设提供了一手准确的数据。

理论扎实 技艺突出

作为现场测量技术人员,他深深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对所涉及施工内容的控制测量与施工测量的相关规范、验收标准,以及技术指标进行了系统学习,确保心中有尺度、做事有依据。他熟练掌握各类型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计算等方法,解决了丹阿线项目长大隧道双向掘进联通测量时的跨山静态卫星定位数据不同步问题,通过增设山顶的静态转点,保证了卫星在同一时段的同步观测,后来数据得以限差内解算,隧道顺利贯通。

2020年底,他调入沈阳地铁项目,项目包含一站两区间,其中一区间包含一大断面矿山法隧道与盾构和车站衔接,不同于山岭隧道有着较宽阔的作业面,二百多米的地铁暗挖隧道,仅靠一个几米长宽的竖井通过横通道进入工作面,对于这样的施工测量条件,涉及了一项专业的测量技术,也就是联系测量中的一井定向技术。这项行业内的成熟技术对于他来说还是首次接触,从学习到应用,经过一年间的前后三次联系测量作业,暗挖隧道顺利贯通。与此同时,项目盾构隧道进度稳步推进、即将始发,新的学习和技能点升级又开始了。

创新创效 稳步前行

他善于思考和总结,创新能力突出,积极学习使用行业内的新工艺、新方法以及新软件,将好的技术转化为所在项目可实施的应用技术。他将“测量云”软件在地铁精密导线测量和平差中的应用带入实际工作,提升了测量效率,仅凭一部手机就能完成绝大部分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任务。他积极参与项目及公司科研工作,编写的多个专项施工测量技术方案也应用到实际施工中。他在立足本职的同时,积极参与导师带徒活动,培养的徒弟已成为其他项目测量主管,为企业输送了优秀人才。

测量工作是艰苦的,但白英杰从不怕吃苦,他勇当开路先锋,从无人处品尝风雪,于艰难中成就自我,用脚步丈量,用初心记录,把一座座工程镌刻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