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6163官方网站-首頁

【卓越工程师】张壮壮:为城市开拓一片新天地

张壮壮,现任城轨公司济南地铁6号线项目工程部副部长。自201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扎根济南,先后参与济南地铁2号线、6号线建设。6年来,他勤奋刻苦,努力钻研,积极参与科研开发与创新创效,在轨道交通建设中为城市开拓一片新天地。


坚守一线铸精品

工程技术人员是项目建设的先行者,而张壮壮则是项目工程技术的先行者。为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他认真学习测量、调度、技术管理、现场管理等,“小雨当冒汗,中雨不停干,大雨想法干,晴天拼命干!” 这是工程人的真实写照,也是工程人应有的情怀,张壮壮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从他的脸上,看到的是工程人的自信与自豪。

他每天早出晚归,坚守生产一线,解决了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提升了技术管理标准。任何一项结构开展前,他都会提前审图,建设过程中,他一次次带领现场技术员查看每一道工序,明确每一道工序质量的控制要点、标准及处置方案,特别是针对现场高支模危大工程,每一段结构必须亲自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安全管理不出问题,真正落实了“三管三必须”。

敢于创新创效益

新动力创新当先,工程人奋勇向前。张壮壮和团队人员结合项目实际,不断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他参与的多项科研课题,如泉城富水区域深基坑降水及回灌施工技术工法、减少泉城地区盾构区间渗漏水发生率QC课题、一种地铁车站离壁沟防水处理方法、一种盾构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实用新型专利等均解决了施工现场遇到的实际问题,不同程度上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效。针对双台泵车施工时,节约泵送混凝土砂浆浪费问题,他建议采用双台泵车补给循环方式疏通两台泵车管路,同时将砂浆在输送回罐车内运走的方式,减少了现场混凝土垃圾的产生,同时节约了成本。针对泵车每次浇筑完成后,料斗内残余混凝土处置困难问题,他建议采用水车及泵车泵送压力将料斗内混凝土输送至罐车内运走的方式,降低了现场文明施工压力。截止目前,他主持完成QC成果2项,参与企业级工法1项、专利4项,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1项。

勇于担当保产值

冬季严寒,为提升现场混凝土强度,推进钢支撑拆除进度,创造结构施工工作面,他坚决落实冬季养护各项措施,确保冬季混凝土在严寒的室外实现保温保湿的一体化蒸汽养护机养护方式。他在如何实现封闭严密的保温养护空间下足工夫,努力提升混凝土养护强度上升指标,实现冬季与夏季同进度、同产值的目标。此外,他仔细揣摩设计意图,梳理以往工程类似经验,不断检查巡视现场各工序,盘点施工需求各项材料,提前规避各项制约施工进展的因素,使现场施工进展稳步推进。 

薪火相传筑未来

张壮壮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梳理地铁车站施工涉及到的每一项工序,带领徒弟在现场识图,并结合方案、图纸、交底等对应教学,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了解现场各项施工工序。目前,他教导的徒弟4名,有的调转至其他项目当技术主管,有的进入城轨公司测量队,都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为公司培养了一批有潜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从初出校门的毕业生到艰苦奋斗的工程人,再到传道授业的新导师,张壮壮用六年的时间在工程项目一线书写了工程人的责任担当,展现了中铁人的先锋风采。

Baidu
sogou